壹看法:重新研議公共媒體政策

>


2012-07-19 壹週刊社論

公共電視第五屆董監事日前進行改選審查,由於十位被提名人突然宣布退出,審查作業再度陷入僵局。文化部長龍應台除了表逹遺憾,同時宣示將「大破大立」,包括重新推薦人選、大幅變革審查程序,並將成立「公廣媒體改革小組」,於十月間提出公共媒體政策。龍應台如此回應是明智的,接下來她更重要的責任是務實地評估社會的需求及能夠運用的資源,為台灣公共媒體尋找恰其份的定位。

目前國內的公共媒體,實際上涵蓋電視、廣播及通訊社等三種類型。電視方面,計有公視、華視、客家台、原民台及海外播出的宏觀電視;廣播電台包括代表台灣對世界發聲的央廣,及屬各部會的警廣、教育、復興、漢聲、漁業、台北、高雄等電台;唯一的通訊社是中央社。這些公共媒體都隸屬於政府,大部份經費來自政府補助,他們是否依照設立宗旨發揮功能,平常很少受到注意。但公視是個例外。

公視於一九九八年七月開播以來,其節目內容、製播品質、服務績效等,經常受到社會大眾、民意代表的質疑。特別還有一批傳播學者持續高度關注,經常拿著英國的 BBC、日本的 NHK 及韓國的 KBS 等來作比較,一再主張擴大公視營運規模。民進黨執政時期,受到這些「公共派」學者意見的影響,一度考慮將台視、華視一起「公共化」,後因遭遇反對阻力,才改為「一公一民」,其中台視移轉民營,華視則納入公視基金會,組成公廣集團。

「公共派」學者充滿理想,但漠視二個現實:其一是公視每年只獲政府捐贈新台幣九億元,再加上版權銷售收入及民間捐款,年度預算不足十五億元,比起 BBC 超過二千三百億元、 NHK 約一千八百億元、 KBS 約五百億元(註),可謂小巫見大巫:英、日、韓等以公共電視為立的國家,都立法規定人民逐月繳交收視費給公視,這在台灣顯然就做不到。

其二是從電視產業來看,台灣從一九九〇年代起就逐步形成有線、商業電視為主體的市場型態,無線電視台營收大幅萎縮,影響力也顯著式微,公視只能運用有限經費,滿足小眾需求,難期服務公共利益。早年老三台共同獨占電視市場的時代,乃是實施公共化的最佳時機,如果當時主政者有此遠見,台灣的影視產業或能類似目前的韓國,展現完全迥異的風貌。如今受制於市場現實,擴大公共電視規模徒然造成資源浪費,華視的大幅持續虧損就是實例。其實,隨著數位化技術不斷精進,公廣集團可以使用頻道更多,如能組成專業團隊善加經營,提升節目製作品質,就屬難能可貴了。

正視環境現實,文化部即將提出的公共媒體政策,絕對不能再天馬行空,像過去一樣畫個空中樓閣,讓民眾充滿想像,實際上完全缺乏可行性,反而成為朝野政黨拿來作為鬥爭的箭靶。確實評估政府能夠投入多少資源,據而釐清公共媒體的角色與功能,並坦誠諸於社會大眾,才能有效地凝聚全民共識,也為公視攺組爭議的解決建立基礎。公視董事延任即將超過六百天,龍應台面臨越來越大的時間壓力,一定要很果斷地拿出對策才行。


註:壹週刊對於預算實屬舊資料,2012 年的經費有話好說有相關整理,詳見如下圖: